多个研究团队反映:使用纳秒脉冲电源(尤其是FID系列的超短纳秒脉冲电源)进行实验时会发生严重的电磁干扰,利用常用的电压/电流探针组合测量的波形失真且沉积能量与理论计算不匹配,很多团队甚至因此动摇了研究纳秒脉冲放电的信心。
工坊团队结合收集到的测试数据样本和前期的推送,针对以FID为代表的超短脉冲电源开发了一款测量准确、性能稳定且无电磁干扰的测量设备:纳秒脉冲回流器。
本期推送纳秒脉冲回流器与常用电压/电流探针测量电压、电流、沉积能量和电磁干扰情况的对比评测报告。
测试条件
电源参数:FID,上升沿2ns,脉宽10ns,频率1-10kHz,峰值电压20kV
放电形式:空载与表面介质阻挡放电
测试设备:高压探头Tektronix P6015A(下图右),电流探头Tektronix TCP0030A(下图中),AdP-BCS01纳秒脉冲回流器(下图左),DSN-MFC700质量流量控制器,Tektronix MDO3024示波器
使用纳秒脉冲回流器连接FID电源和负载端,进行空载和带负载放电测试,使用电压探头、电流探头和回流器测量电压、电流和放电能量沉积,评估测试设备对放电的影响以及电磁干扰情况。
空载放电测试(电压)
在空载端单独接入电压探针,测量电压波形如下图所示,波形与电源标称波形相差很大,且电压下降沿存在明显震荡失真。
高压端线路中接入回流器,测量电压波形如下图所示,成功分辨出入射和反射电压脉冲,电压波形与电源标称波形一致。
将电压探针和回流器单独测试结果绘制在一个坐标下,可以发现电压探针测量结果与回流器测量结果在峰值过后差异显著。
将电压探针和回流器同时接入电路测试,如下图所示。电压探针测量波形未发生明显变化,但是回流器的入射和反射信号均受到强烈干扰,说明电压探针可能会对整个电路的波形造成干扰。
空载放电测试(电压-电流-能量)
进行纳秒脉冲表面介质阻挡放电测试。在负载端接入电压探针,在高压端电路夹电流探针进行组合测量,结果如下图所示。电压波形在下降沿依然存在明显震荡,电流波形则无规律可循。结合空载测试时发现的回流器受干扰情况,电流探针也大概率受到电压探针的干扰。
在高压端电缆中接入回流器,测量电压-电流结果如下图所示。电压电流波形完好,未受干扰且同步。
分别使用上述两张图的测量结果计算单次脉冲沉积能量,结果显示电压-电流探针组合计算所得的能量为回流器测量结果的4倍。针对这一差别,与曾在普林斯顿大学访学的学生交流证实,数值计算发现通过探针实验测得的能量需要人为缩小4倍左右,才能使数值模型与光谱实验等结果相近。
短纳秒脉冲电源在实验中被发现存在电磁干扰现象,怀疑主要是电压探针等测试设备干扰电路。使用比较精密敏感的流量控制器为对象,分别用电压探针和回流器接入电路测试。结果如下图所示。
在电路中单独接入电压探针,打开电源,即使在最小放电电压下,流量控制器屏幕也发生闪烁扭曲,如上图左所示;单独接入回流器,在最大放电电压和频率下,流量控制器依然能够正常使用,如上图右所示。证明纳秒脉冲放电时的电磁干扰主要来源于线路(非空间电磁波)和测试设备(电压探针)。
综上,对于短脉冲放电,电压探针-电流探针组合诊断方法有明显缺陷:(1)错误的电压/电流数据;(2)错误的能量沉积结果;(3)严重的电磁干扰。该缺陷已经在多个实验团队中得到确证。
纳秒脉冲回流器是电压-电流探针组合的有益补充,能够精确、无干扰的测量短脉冲放电中的电压、电流、能量沉积大小。值得一提的是,纳秒脉冲回流器能够直接从电路中提取脉冲信号,还可以作为可控的触发源,便于在设定的时间精确的开启光谱、相机等设备。